2025 水性油墨添加剂功效完全指南
水性油墨添加剂种类繁多,按使用目的可分为三类:制造过程用添加剂、储存过程用添加剂和印刷过程用添加剂。常用添加剂及功效介绍如下。
A,pH 值稳定剂。
水性油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增稠剂和分散剂,这两种助剂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发挥功效,而大多数水性油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其pH值都小于7。pH值对水性油墨的应用性能影响也较大,pH值过低,油墨粘度过高易造成油墨结块;pH值过高,油墨色深降低。因此,在水性油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控制 pH 值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一般在印刷过程中应检测油墨pH值的变化,当pH值低于8时应加入适量的pH稳定剂,使油墨保持良好的印刷状态。油墨的 pH 值是需要精确控制的。欧洲国家油墨的pH值以中性为标准,pH值调节在8.5时,其流动性、光泽度达到*佳状态,当pH值高于9.5时,碱性过强,油墨粘度会降低,干燥速度变慢,耐水性能变差;当pH值低于8时,碱性过弱,油墨粘度增大,干燥速度加快,会造成脏版、糊板、起泡等缺陷。
pH 稳定剂是一种挥发性物质,否则残留在墨膜中会影响墨膜的耐水性、耐摩擦性等物理性能。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印刷过程中平衡水性油墨的 pH 值,使油墨体系的 pH 值保持在 8.2-9.5 之间,也可作为稀释剂使用,其使用方法是每隔 30-50min 加入 1%-2% 效果较好。
常用的 pH 稳定剂有氨水、烷基胺、二甲基氨基乙醇(DMAE)、AMP95、GS-AC95 等。其中,氨水因其价格便宜而*常用,但其强烈的气味和高挥发性会导致 pH 值不稳定。
第二,稀释剂。
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水性油墨的粘度,切忌过量,稀释剂的加入量一般不超过 3%-4%。否则会使油墨浓度降低,颜色变浅,油墨的酸碱度发生变化,水性油墨的稀释剂可以是水、乙醇和异丙醇或其他混合物。多加稀释剂或用硬自来水稀释会产生气泡,可同时加入消泡剂消泡。稀释剂应边搅拌边慢慢加入,以防粘度过低。
第三,增稠剂。
增稠剂是一种流变添加剂,在油墨中具有三种作用。
增稠作用,使油墨的粘度增加,提高油墨的化学稳定性物流。
(ii) 可以在印刷过程中控制油墨的流变特性。
由于油墨粘度的增加,油墨中的颜料和填料不易析出,增加了油墨的储存稳定性。增稠剂的用量一般为 0.5%-1%
第四,抗划痕剂。
防擦剂又叫滑爽剂,可提高印花的耐磨性和平滑度,还具有防水、增光、防粘等作用;用量一般为 2%-3%,不能添加过多。这类添加剂主要是蜡,特别是低分子量聚乙烯蜡。可在油墨制备过程中添加,也可在印刷转移时添加。适用的防划剂主要有硅和蜡两大类,还有多种蜡乳液可用于水性油墨,如聚乙烯蜡乳液、巴西棕榈蜡乳液、聚酰胺蜡乳液等。
第五,抗划痕剂。
抗划伤剂也是一种水性油墨助剂,应用于水性油墨中可以起到提高涂膜抗划伤性能、表面疏水性能和抗粘抗污性能的作用,使涂膜更加平滑。
第六,慢速干燥剂。
水性油墨干燥过快会转印不良,造成油墨绕网、堵版现象,印品边缘起锯齿,油墨干结至印版表面。慢干剂具有很强的润湿性;能有效降低产品的干燥速度,能有效提高水墨洗板的性能。其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用于水和酒精的溶解,起到保湿作用,防止油墨在印版或网纹辊上干燥,减少堵版、糊版等印刷故障的发生。使用比例为 1%-2%。加入慢干剂后油墨会变稠,pH 值会降低,所以在加入慢干剂的同时要加水,以控制油墨粘度和 pH 值。
七、紫外线吸收器。
水性体系中使用紫外线吸收剂的水性油墨,能有效阻止着色墨层老化泛黄,阻止或延缓彩色油墨的失色、失光等老化现象。
| 聚硫醇/聚硫醇 | ||
| DMES 单体 | 双(2-巯基乙基)硫醚 | 3570-55-6 |
| DMPT 单体 | THIOCURE DMPT | 131538-00-6 |
| PETMP 单体 | 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 | 7575-23-7 |
| PM839 单体 | 聚氧(甲基-1,2-乙二基) | 72244-98-5 |
| 单官能团单体 | ||
| HE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 2-羟乙基酯 | 868-77-9 |
| HP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 27813-02-1 |
| THFA 单体 | 丙烯酸四氢糠酯 | 2399-48-6 |
| HDCPA 单体 | 氢化双环戊烯丙烯酸酯 | 79637-74-4 |
| DCP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二氢双环戊二烯酯 | 30798-39-1 |
| DCPA 单体 | 丙烯酸二氢双环戊二烯酯 | 12542-30-2 |
| 二氯丙烯酰亚胺单体 | 甲基丙烯酸二环戊氧基乙酯 | 68586-19-6 |
| DCPEOA 单体 | 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酯 | 65983-31-5 |
| NP-4EA 单体 | (4) 乙氧基化壬基酚 | 50974-47-5 |
| LA 单体 | 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 | 2156-97-0 |
| THF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 | 2455-24-5 |
| PHEA 单体 | 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 | 48145-04-6 |
| L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 142-90-5 |
| IDA 单体 | 丙烯酸异癸酯 | 1330-61-6 |
| IBO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 7534-94-3 |
| IBOA 单体 | 丙烯酸异冰片酯 | 5888-33-5 |
| EOEOEA 单体 | 2-(2-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 7328-17-8 |
| 多功能单体 | ||
| DPHA 单体 | 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 29570-58-9 |
| DI-TMPTA 单体 | 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 | 94108-97-1 |
| 丙烯酰胺单体 | ||
| ACMO 单体 | 4-丙烯酰基吗啉 | 5117-12-4 |
| 双功能单体 | ||
| PEGDMA 单体 | 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 25852-47-5 |
| TPGDA 单体 |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 42978-66-5 |
| TEGDMA 单体 |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 109-16-0 |
| PO2-NPGDA 单体 | 丙氧基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 84170-74-1 |
| PEGDA 单体 |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 26570-48-9 |
| PDDA 单体 | 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 |
| NPGDA 单体 | 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 2223-82-7 |
| HDDA 单体 | 二丙烯酸六亚甲基酯 | 13048-33-4 |
| EO4-BPADA 单体 | 乙氧基化 (4) 双酚 A 二丙烯酸酯 | 64401-02-1 |
| EO10-BPADA 单体 | 乙氧基化 (10) 双酚 A 二丙烯酸酯 | 64401-02-1 |
| EGDMA 单体 |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 97-90-5 |
| DPGDA 单体 | 二丙二醇二烯酸酯 | 57472-68-1 |
| 双-GMA 单体 | 双酚 A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1565-94-2 |
| 三官能单体 | ||
| TMPTMA 单体 |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 3290-92-4 |
| TMPTA 单体 |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 15625-89-5 |
| PETA 单体 |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 3524-68-3 |
| GPTA ( G3POTA ) 单体 | 丙氧基三丙烯酸甘油酯 | 52408-84-1 |
| EO3-TMPTA 单体 |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乙氧基化物 | 28961-43-5 |
| 光阻单体 | ||
| IPAMA 单体 | 2-异丙基-2-金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 297156-50-4 |
| ECPMA 单体 | 1-乙基环戊基甲基丙烯酸酯 | 266308-58-1 |
| ADAMA 单体 | 1-金刚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 16887-36-8 |
|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 ||
| TBAEMA 单体 | 2-(叔丁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 3775-90-4 |
| NB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 97-88-1 |
| ME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 2-甲氧基乙酯 | 6976-93-8 |
| i-B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 97-86-9 |
| EH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 2-乙基己酯 | 688-84-6 |
| EGDMP 单体 | 乙二醇双(3-巯基丙酸酯) | 22504-50-3 |
| EEMA 单体 | 2-甲基丙-2-烯酸 2-乙氧基乙酯 | 2370-63-0 |
| DMAE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 N,M-二甲基氨基乙酯 | 2867-47-2 |
| DEAM 单体 | 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 | 105-16-8 |
| CH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 | 101-43-9 |
| BZ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苄酯 | 2495-37-6 |
| BDDMP 单体 | 1,4-丁二醇二(3-巯基丙酸酯) | 92140-97-1 |
| BDDMA 单体 | 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 2082-81-7 |
| A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 96-05-9 |
| AAEM 单体 | 甲基丙烯酸乙酰乙酰氧基乙基酯 | 21282-97-3 |
| 丙烯酸酯单体 | ||
| IBA 单体 | 丙烯酸异丁酯 | 106-63-8 |
| EMA 单体 | 甲基丙烯酸乙酯 | 97-63-2 |
| DMAEA 单体 | 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 2439-35-2 |
| DEAEA 单体 | 2-(二乙基氨基)乙基丙-2-烯酸酯 | 2426-54-2 |
| CHA 单体 | 丙-2-烯酸环己基酯 | 3066-71-5 |
| BZA 单体 | 丙-2-烯酸苄酯 | 2495-35-4 |
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