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一线工人应掌握哪些知识?

4 月 9, 2022
4 月 9, 2022 隆昌化工

化工厂一线工人应掌握哪些知识?

  1. 培养良好的操作行为

 

(1) 运行前的例行检查 机械设备必须始终保持正常运行。每天工作前都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检查。

 

 

如发现异常情况,工人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经维修并确认安全后方可工作。

​​

(2)牢牢把握信号接点 当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工作时,有时需要规定接点信号,并根据信号进行操作。

 

 

对于有接触信号的岗位,工人应牢记规定的信号,并在确认和明确信号的含义后开始工作。

​​

(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因怕麻烦而简化和省略规定的操作规程,往往会导致许多事故的发生。因此,工人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 如果是非常规操作,应及时上报。当生产线上出现产品变形或小故障时,需要进行一些操作规程中没有规定的操作(即非常规操作),如调试机器、检修、上油等。应及时向管理层报告。

 

  1. 绝对禁止不安全的操作行为:

 

 

1) 机器设备操作、物品取放方法不正确,物品支撑不牢固。

 

2) 接近或进入危险场所,如运行中的机器或吊起的货物。

 

3) 清洗、加油或检修正在运行、通电或加热的机械设备。

 

4) 在未发出信号或确认安全的情况下,突然启动机器、移动车辆、物体或进行下一步操作。

 

5) 机械设备选择不当、使用不当或存在缺陷。

 

6) 离开运行中的机器,将机器或材料置于不安全状态或地点。

 

7) 拆除安全装置或使安全装置失效的行为。

 

8) 从车辆或机器上跳上跳下或用手代替规定的工具工作。

 

9)不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或使用不当,或佩戴不安全。

 

10)随意触摸未知 化学品.

 

11) 匆匆进入密闭空间。

 

  • 发生事故时的救援。

 

  1. 如何快速识别工作中的危险源?

 

 

隐患指的是隐藏的灾难,即隐蔽或隐藏的危险或灾难。

 

事故隐患一般是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

 

  1. 人们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

 

 

共有 11 大类,这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直接原因。

 

1) 忽视安全、无视警告、操作失误。

 

2) 人为安全装置失灵。

 

3) 使用不安全的设备。

 

4) 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

 

5) 物品存放不当。

 

6) 前往危险的地方。

 

7) 以不安全的姿势攀爬或坐着。

 

8) 干扰和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9) 忽视或不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

 

10) 着装不安全。百家管理

 

  • 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的处理不当和误操作。

 

  1. 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是分析和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

 

 

 

5.1.根据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5.1) 物理危害和有害因素

5.1.1) 设备和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性差、应力集中、形状缺陷、活动部件外露、制动缺陷以及设备和设施的其他缺陷。

 

 

5.1.2) 保护缺陷

 

无保护、保护装置和设施缺陷、保护不当、支撑不当、保护距离不足、其他保护缺陷。

 

 

5.1.3) 电气

 

外露带电部件、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和其他电气危险。

 

 

5.1.4)噪音

 

机械噪音、电磁噪音、流体动力噪音和其他噪音。

 

 

5.1.5) 振动

 

机械振动、电磁振动、流体动力振动和其他振动。

 

 

5.1.6)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X射线、g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5.1.7) 运动动物

 

固体射弹、液体飞溅、反弹、岩石和土壤滑动、材料堆积滑动、气流滚动、冲击地压和其他移动物体危险。

 

 

5.1.8) 明火

 

 

5.1.9) 可导致灼伤的高温物质

 

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5.1.10)可导致冻伤的低温物质

 

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5.1.11)灰尘和气溶胶

 

不包括爆炸性、有毒粉尘和气溶胶。

 

 

5.1.12) 工作环境恶劣

 

工作环境混乱、地基下沉、安全通道缺陷、照明不良、有害照明、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差、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姿势、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高温高湿、自然灾害等恶劣工作环境。

 

 

5.1.13) 信号缺陷

 

无信号设施、信号选择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晰、信号显示不准确等信号缺陷。

 

 

5.1.14)标记缺陷

 

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择不当、标志位置缺陷以及其他标志缺陷。

 

 

5.1.15) 其他物理危害和有害因素

 

 

(5.2) 化学危险和有害因素

 

 

5.2.1) 易燃易爆物质

 

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易爆液体、易燃易爆固体、易燃易爆粉尘和气溶胶,以及其他易燃易爆物质。

 

 

5.2.2) 发火物质

 

 

5.2.3) 有毒物质

 

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和气溶胶以及其他有毒物质。

 

 

5.2.4) 腐蚀性物质

 

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和其他腐蚀性物质。

 

 

5.2.5) 其他化学危险和有害因素

 

 

 

(5.3) 生物危害和有害因素

 

 

5.3.1) 致病微生物

 

细菌、病毒、其他病原微生物。

 

 

5.3.2) 传染病病媒

 

 

5.3.3) 有害动物

 

 

5.3.4) 有害植物

 

 

5.3.5) 其他生物危害和有害因素

 

 

 

(5.4) 心理和生理风险及有害因素

 

 

5.4.1) 超负荷

 

身体超负荷、听觉超负荷、视觉超负荷以及其他超负荷。

 

 

5.4.2) 健康状况异常

 

 

5.4.3) 参与禁忌行动

 

 

5.4.4)心理异常

 

情绪异常、冒险、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4.5) 确定功能缺陷

 

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别功能缺陷。

 

 

5.4.6)其他心理和生理危害及有害因素

 

 

 

(5.5) 行为风险和有害因素

 

 

5.5.1)命令错误

 

命令错误、非法命令和其他命令错误。

 

 

5.5.2) 操作错误

 

Misoperation, illegal operation, and other operational errors.

 

 

5.5.3) Guardianship errors

 

 

5.5.4) Other errors

 

 

5.5.5) Other Behavioural Risks and Harmful Factors

 

 

5.5.6) Other Hazardous and Harmful Factors

 

 

 

  1. Classification by reference to accident category

 

 

(6.1) Object Strike

 

Refers to the movement of an object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or other external forces, striking the human body and causing personal injury or death, excluding strikes caused by mechanical equipment, vehicles, hoisting machinery, collapse, etc.

 

 

(6.2) Vehicle damage

 

Refers to human body falls and object collapse, falling, crushing casualties caused by the driving of enterprise motor vehicles, excluding accidents that occur when lifting equipment, towing vehicles and vehicles are stopped.

 

 

(6.3) Mechanical damage

 

Refers to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 direct contact of moving (static) parts, tools and processed parts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with the human body, such as pinching, collision, shearing, involvement, twisting, grinding, cutting, stabbing, etc., excluding mechanical damage caused by vehicles and lifting machinery .

 

 

(6.4) Lifting injuries

 

It refers to the extrusion, falling, (spreader, hoisting) object strike and electric shock that occur in various lifting operations (including crane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6.5) Electric shock

 

Including lightning strike casualties.

 

 

(6.6) Drowning

 

Including falling from heights and drowning, excluding mines and underground flooding and drowning.

 

 

(6.7) Scalding

 

Refers to flame burns, high temperature object burns, chemical burns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rns caused by acid, alkali, salt, organic matter), physical burns (internal and external burns caused by light and radioactive substances), excluding electrical burns and fires.

 

 

(6.8) Fire

 

 

(6.9) Falling from a height

 

Refers to casualties caused by falling while working at heights, excluding electric shock and falling accidents.

 

 

(6.10) Collapse

 

Refers to the accident caused by the object exceeding its own strength limit or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or gravity, such as earth and rock collapse when digging trenches, scaffold collapse, stack collapse, etc. , hoisting machinery, collapse caused by blasting.

 

 

(6.11) Falling top film gang

 

(6.12) Water permeable

 

(6.13) Blasting

 

Refers to casualties in blasting operations.

 

 

(6.14) Gunpowder explosion

 

Refers to the explosion accidents that occur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gunpowder, explosives and their products.

 

 

(6.15) Gas explosion

 

(6.16) Boiler explosion

 

(6.17) Container explosion

 

(6.18) Other explosions

 

(6.19) Poisoning and asphyxiation

 

(6.20) Other damage

联系我们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