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全国多地酷暑难耐。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当然要以严谨的态度做好防晒工作。那么如何选择防晒霜呢?

首先,为什么需要科学防晒?因为阳光中有紫外线。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在 100 纳米到 400 纳米之间的辐射的总称,它不会对人的视力造成影响。简单地说,它就在阳光中,但你看不到。紫外线会对皮肤,尤其是真皮层造成伤害。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类、 紫外线A、UVB 和 UVC。

短波紫外线 UVC:波长为 100~280 纳米的紫外线。紫外线对生物的危害最大。不过,这种紫外线会被臭氧层吸收......而且很容易被阻挡......所以不需要任何防护措施也可以。

中波紫外线 UVB:是波长为 280~320 纳米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它更多地作用于表皮。由于其能量较高,会对皮肤造成强烈的光损伤。照射部位的真皮血管会扩张,皮肤会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期照射皮肤会引起红斑、炎症和皮肤老化(就是晒伤)。因此,UVB 也被称为紫外线中的晒伤(红色)部分,是应该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紫外线 UVA:波长为 320~400 纳米的紫外线,又分为 UVA-1 和 UVA-2。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力比中波紫外线强得多。它能到达真皮深层,能作用于表皮的黑色素,使皮肤黑色素沉积,皮肤变黑,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护皮肤。因此,长波紫外线又被称为 "日晒段"。

可见,防止紫外线辐射对人体造成的皮肤损伤主要是防止紫外线 UVB 辐射;而防止 UVA 则是避免皮肤晒黑。

因此,为了防止世界毁灭,防止皮肤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人们发明了防晒霜。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防晒霜上的 SPF(防晒系数)系数。这个系数是怎么来的呢?举个例子,一个人在阳光下暴晒 20 分钟后,皮肤开始发红,出现红斑,涂抹防晒霜后,时间变成了 10 小时(600 分钟),那么这个防晒产品的 SPF 值就是 10 小时/20 分钟=30,这其实是最短晒伤时间的倍数,所以......防晒效果还是跟个人体质有关......如果你只晒伤了 1 分钟--,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理科生总觉得这种实验太准确了 = =)。

防晒霜上还有一个指数叫 PA,一般是 PA+、PA++、PA++++,这是防晒霜防止晒伤的能力。但定义还是很模糊......即可以防止晒黑、有效防止晒黑、......非常有效防止晒黑。

因为紫外线实际上是被阻止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来判断防晒霜是否有效!好吧,好吧,其实就是用一束光拍照,然后看它被吸收了多少。吸收得越多,到达皮肤的就越少,防晒效果就越好!
1.称量防晒霜,精确到 0.0001 克

2.用水稀释,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加入称量质量(克)1000 倍(毫升)的水

3.4500μL 水+500μL 稀释剂

4.嘟嘟嘟,涡旋和摇晃,混合均匀

5.移液池,用它来测量吸光度,首先测量本底

6.U-3010, UV-vis.放进去!扫描!获取光谱。

这个光谱......这样看......横轴是波长,纵轴是吸收率。简单地说,在横轴 280~400nm 之间,线越高,防晒效果越好!280~320nm 之间是 UVB 的吸收能力,也就是晒伤能力,320~400nm 之间是 UVA 的吸收能力。因为上面配置的浓度是一样的!所以你可以把所有测试过的品牌贴在一张图片上进行对比,这样你就得到了这张图片的 OTZ 光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