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妆品?
目前,世界上对化妆品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欧盟现行的 "化妆品条例 "将化妆品定义为接触人体外部器官(表皮、毛发、指甲、嘴唇和外生殖器)或口腔中的牙齿和口腔粘膜,以达到清洁、散发香味、改善外观和改善体质的物质和制剂,其主要目的是保护人体并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化妆品定义为通过涂抹、涂抹、喷洒或其他方法涂抹在人体上,可以清洁、美化、提升魅力或改变外观的物品。
日语对化妆品的定义是:涂抹在身上或以类似方式使用的物品,目的是清洁和美化人体、增加魅力、改变外观、保持皮肤和头发健康,是对人体有放松作用的物质。
在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 年版)中,化妆品的定义是: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涂抹于人体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目的,用于消除异味、护肤、美容和化妆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该定义从化妆品使用方法、使用部位和化妆品使用目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
虽然各国对化妆品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并无本质区别。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化妆品的作用是人体表面,包括皮肤表面、毛发表面和指甲表面,市场上销售的或一些美容机构使用的透明质酸(用于皮下注射)、美白针、肉毒素。等等都不属于化妆品范畴。
化妆品有哪些类型?
化妆品种类繁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主要的分类方法。
(1) 按功能分类
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两大类。其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又可分为清洁类化妆品(如洗发水、洁面乳、沐浴露、卸妆液等)、护理类化妆品(如眼霜、精华素、乳液等)和美容类化妆品(如眼影、口红等)。
(2) 按使用部位分类
可分为皮肤化妆品(如卸妆液、润肤霜等)、头发化妆品(如洗发水、烫发液等)、口腔化妆品(如牙膏、漱口水等)和指甲化妆品(如指甲油、卸甲水等)。
(3) 按化妆品配方分类
可分为液状产品(如化妆水、香水等)、油状产品(如防晒油、按摩油、发油等)、乳状产品(如洁面乳、润肤霜、乳液等)、粉状产品(如粉饼、爽身粉等)、块状产品(如粉饼、胭脂等)、悬浮产品(如粉底液等)、啫喱产品(如洁面啫喱、睡眠面膜等)、气雾产品(如发胶、洗手液等)。)、表面活性剂溶剂产品(如洗发水、洗手液等)、凝胶产品(如洁面凝胶、睡眠面膜等)、气雾剂产品(如发胶、摩丝等)、膏霜产品(如洗发水、膏霜面膜等)、菱形产品(如唇膏)、唇釉等)和笔状产品(如眉笔、眼线笔、唇线笔等)。
如何解读化妆品成分表?
化妆品成分表的标注有以下规定。
(1) 化妆品标签上标明的化学成分名称按其在配方中的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即排名越靠前,该化学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含量越高。例如,水是大多数化妆品中最常用的溶剂,在许多情况下也是含量最高的成分,因此一般排在成分表的首位。
(2) 对于产品中含量小于或等于 1% 的配料,可按任何顺序排列在添加量大于 1% 的配料之后,即这些配料之间没有特定的顺序。
(3) 虽然香精和香料是多种香料的混合物,但在配方表中只作为配料使用,并标有 "香精 "字样,在配料表中按添加量的顺序与其他配料一起列出。
(4) 颜料一般都标有着色剂编号(即索引号)。如果没有编号,则使用着色剂的中文名称,如 "颜料黄"。
可见,成分的顺序并不代表其重要性。例如,水和甘油、丙二醇等其他物质是常用的溶剂。除了基本的保湿作用外,它们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溶剂,帮助分散和溶解化妆品中的其他活性成分,并帮助这些活性成分与我们的皮肤或头发接触,发挥其相关功效。许多活性成分的含量可能没有水的含量高,在成分表中也被列在水的后面,但它们却是影响这种化妆品功效的重要因素。
化妆品成分表中的各种成分有什么作用?
通过化妆品的全成分表,我们可以知道所使用的产品中添加了哪些成分,但这些成分通常标注的是标准化妆品原料的标准中文名称。对于没有化学背景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即使看到中国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表中的成分,也不一定能知道这些成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事实上,复杂的化妆品原料的标准中文名称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简单的成分。下面简要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化妆品原料。
(1) 基质成分
这类成分的用量相对较大,通常是全成分表中的第一种成分。因为它们是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媒介,所以含量相对较大,通常排在成分表的前列,如水、乙醇、矿物油等。、凡士林等。
(2) 护肤成分
化妆品中有许多对皮肤有护理作用的成分,它们的化学特性多种多样。它们通过不同的原理来呵护我们的肌肤,帮助肌肤更加滋润、紧致、光滑和亮泽。比如丁二醇、甘油、透明质酸、水解胶原蛋白等具有保湿滋润作用的成分,可以修复角质层、 神经酰胺维生素 E 等,可以帮助去角质水杨酸、角质酶等,可以抵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维生素 C 衍生物如可滋润皮肤的荷荷巴油和乳木果油等。
(3) 头发护理成分
包括有助于软化头发的成分,如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油)、季铵盐、维生素 E 等;有助于去屑的成分,如吡硫酮锌、水杨酸等。
(4) pH 调整成分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皮肤和头发呈弱酸性,皮肤的 pH 值约为 4.5-6.5(7 为中性,小于 7 为酸性,大于 7 为碱性)。头发的 pH 值为中性弱酸性。为了保持皮肤和头发的正常 pH 值,化妆品需要保持一定的 pH 值,但这并不意味着化妆品的 pH 值必须在皮肤的 pH 值范围内。一些碱性产品可以更好地清洁皮肤,一些酸性产品可以更好地帮助皮肤自我更新。原则是化妆品不能过度破坏皮肤自身的酸碱平衡。常用的酸碱调节剂有 柠檬酸磷酸、酒石酸、磷酸二氢钠、三乙醇胺等。
(5) 防腐剂
常用的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三氯生、苯扎氯铵、甲基氯异噻唑利酮、 甲基异噻唑啉酮苯氧乙醇、氯酚甘油醚、脱氢乙酸钠等。
(6) 着色剂
化妆品中的色素不标注具体名称,通常用一个编号来标识,如 CI77491 等。如果着色剂没有索引号,则可使用其中文名称。
(7) 清洁剂
清洁是化妆品的一大类别。起作用的主要是表面活性剂。如洗发产品和沐浴露中常用的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聚醚硫酸钠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钠;氨基酸洁面乳中常用的月桂酰谷氨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钠、月桂酰胶原氨基酸钠等。天然油脂(脂肪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脂肪酸在制备清洁剂时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的肥皂)常用于洁面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