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系统的改进直接影响氮和磷的去除
提高生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是污水处理的关键目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手段:
1.氧气环境控制
实现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合理分布,确保生物脱氮除磷过程所需的微环境。调整曝气量,控制好氧区的溶解氧(DO)水平,促进硝化反应。确保缺氧区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促进反硝化反应。
2.污泥龄(SRT)控制
适当延长污泥龄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和硝化过程。为了除磷,有必要平衡污泥龄,以保持足够的聚磷微生物。
3.营养平衡
确保碳源、氮源和磷源的充足和平衡,以满足微生物脱氮除磷的需要。根据进水水质调整外部碳源(如甲醇和醋酸)的用量,以促进反硝化过程。
4.返回和排放战略
优化内部再循环和污泥回流,提高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去除效率。控制污泥排放,保持系统中的微生物平衡。
5.进水口预处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沉淀、气浮)去除进水中的悬浮固体和一些营养物质,以减轻生化系统的负担。
6.微生物接种和选择
接种高效脱氮除磷的微生物菌株,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通过生物选择或生物调节,促进特定功能微生物的生长。
7.污泥浓度控制
保持适当的污泥浓度(MLSS),以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8.监测和分析
定期监测氮、磷等指标以及 pH 值、溶解氧、温度等重要参数,及时调整运行策略。对污泥进行镜检,观察微生物相的变化,评估系统运行情况。
9.优化工艺流程
考虑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如序批式反应器 (SBR)、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 (MBR) 等,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
10.应对给水负荷的波动
针对进水负荷的波动,采取相应措施,如稀释高负荷进水,保护微生物不受影响。通过综合运用上述优化手段,可显著提高生化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实现更高效的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