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 2021 隆昌化工

冬季防冻和防冷凝工作在 化工厂 是确保安全生产的主要手段。为了防止一切冻凝事故的发生,还应根据设备的特点,按照 "预防为主,排除为辅 "的原则,做好防冻防凝工作。加强对易冻、易凝物品的领取、运送、使用和管理,按照基本方法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按规定进行认真检查,合理处理冻堵问题,达到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

1) 防冻液法

常见的防冻和防冷凝方法 化工厂 包括排空、保温、伴热、循环等。冬季防冻防凝应根据设备和管道的运行状况,结合往年防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采取一种或多种方法。

  1. 清空。清空防冻液和防冷凝水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首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对地面间歇运行或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和管道进行清空:

(1) 关闭相关阀门,必要时加装盲板,以防止阀门内漏;

(2) 打开高点排气阀和低点排气阀,排空设备中的物料;

(3) 清洗并用氮气替换残留物质;

(4) 常开低点排水阀并定期检查。

二是地下阀门井内设施和管线的排水,主要是不发热的消防设施(如水位监测器、消火栓等)。根部阀门从阀门井关闭,阀门上方的水通过排水阀排出,保持清洁。阀门常开,消防监视器的水头向下。

第三种是临时使用设备、管道或软管。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空管道内的介质,并用氮气吹净;如果条件允许,可将其放置在保温车间内。

  1. 保温。从防冻的角度来看,化工厂的保温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保温棉。应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往年出现的问题一并解决。这项工作应仔细调查并加以改进。要特别注意没有暖气、仅靠材料温度防冻的设备。管道末端、盲端和现场压力表的保温要确保保温到位。

二是车间等室内空间要密闭保暖。检查车间的门窗、窗帘是否完好,及时为车间安装暖气。

三是对井下阀门井进行密封保暖。对阀门井要提前用塑料布做好密封,必要时采取保温措施。

  1. 伴热。就冬季防冻而言,常用的伴热介质包括热水伴热、蒸汽伴热和电伴热。热水伴热适用于工作温度不高或无法使用高温伴热介质的情况。蒸汽伴热一般用于管内介质工作温度低于 150°C 的伴热。

电伴热不仅适用于蒸汽伴热的各种情况,也适用于热敏介质管道。它能有效控制温度,防止管道过热。适用于分散或远离供气点的管道或设备,以及形状不规则的设备。伴热

伴热介质的选择应结合材料性能、指标要求、施工难度、运行成本等,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在达到防冻防凝目的的同时,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1. 循环。循环防冻防凝法主要用于间歇运行或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和管道,上述方法(排空、保温、伴热)不能用于防冻,或上述方法不能满足防冻要求。该方法大致分为四种方式:

一种是将运行设备出口处的物料返回备用设备入口处进行循环。这种方法常用于备用设备的防冻和防冷凝,如绕过泵出口的单阀管道,或通过单阀的阀芯开孔。

第二种是将设备入口管道与设备出口管道连接起来。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防止已停用的热交换器进出口管道冻结。将换热器进口阀前后直径较小的管道连接起来,以保持进出口管道。管路介质循环。

三是根据正常运行方式少量循环,一般尽量关闭备用设备的出口阀门,减少介质循环量,满足防冻要求。

四是连续或间歇排放少量介质。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无法建立管道末端的防冻,如软管站、储罐脱水管道和阀门、蒸汽管道低点排水阀、洗眼器等。

2) 防冻液检查

防冻检查是冬季防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定期进行防冻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防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避免冻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防冻检查主要是检查防冻抗凝工作的效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防冻抗凝工作。主要检查内容和方法如下:

  1. 定期检查蒸汽伴热管道疏水阀的排水情况。如发现排水异常,应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如果无法直接检查排水情况(如集中到排水回收站),可使用测温枪或用手触摸疏水阀阀体。(保温期间需预留检测孔)。一般情况下,检查时要求温度在 30℃以上,或感觉烫手是正常的。有时手感发热并不一定能确认排水管道正常,特别是集中到排水回收站的情况。附近正常的排水管道会传导热量,往往会误导检查判断。
  2. 对于热水伴热,可用水流指示器检查水流量,或用测温枪或手触摸电伴热电缆的预留检查位置,检查电伴热电缆的温度是否正常;伴热水管路循环使用时,也应根据经验判断,避免受到配件正常热水管路热传导的干扰,影响检查判断。
  3. 有温度指示的电加热不仅要定期检查温度指示值,还需要用测温枪或手触摸电伴热带预留检测位置,防止温度指示不准确,确保电伴热带温度正常。无温度指示的电伴热带应检测温度。
  4. 密闭车间应配备温度计,定期检查门窗密封性和供暖温度,根据室内温度调整室内供暖量;检查阀门井的保温和密封情况,必要时监测内部温度。
  5. 定期检查排空设备和管道低点有无物料流出和冻结,或用扳手敲击管道进行判断。如发现冻结,应及时检查物料来源,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6. 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防冻液循环交叉线。有水流指示器或视镜的,观察指示是否正常;无水流指示器或视镜的,用测温枪或手触摸设备本体或相关防冻液交叉线 如果用温度难以判断,也可用听棒判断设备或管道物料的流量。对于需要少量外排循环防冻液的物料,应定期检查外排量是否正常。
  7. 对仪器进行热跟踪,定期检查仪器热跟踪箱的密封情况和箱内温度。同时,根据上述热跟踪方法检查仪表的热跟踪情况;此外,还可以对比现场仪表和远传仪表,参考正常仪表。根据指示值判断仪表是否冻结或堵塞。
  8. 不管是长期使用还是备用的移动设备,都应定期进行曲轴检查,提前发现设备是否冻结或堵塞;不能进行曲轴检查的设备(如罐装电动机泵),除进行防冻液循环检查外,启动时应先进行点式,测量易冻结部位(如罐装电动机泵后座)的温度,正常后再启动。
  9. 燃气(蒸汽)管道末端的排气阀、U 型弯低点排气阀、软管站阀门等,保持适当的开度或定期进行排水检查,避免物料在低点堆积,造成管道冻结和堵塞。
  10. 关于水表燃气,除了定期对主管道的末端和低点进行排水外,还应检测内部含水量,避免水表内积水结冰,导致水表无法调节。
  11. 定期检查耗材排水口,低点排水阀是否有水流出或冻结堵塞,发现问题及时疏通,并确认根部阀门是否关闭严密。
  12. 定期检查系统排气口和呼吸排气口,如储罐呼吸阀和阻火器、紧急排气口泄压口、空气压缩机排气口和锅炉安全阀排气口,确保排气口畅通无阻。
  13. 定期检查室外风机进风口保护网、过滤网、电机等设备冷却散热风扇进风口保护网是否被冻结堵塞。如果设备周围有蒸汽排出或在下雪天气,则容易发生堵塞。
  14. 定期检查室外水封罐或液封罐内的液体是否因冻结而堵塞,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15. 如遇气温骤降或夜间,应加强巡查,并根据气温调整伴热、电站供热能力和防冻循环。

3) 冻结堵塞处理

在解冻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对于被冻结堵塞的设备,短的管道、仪表、阀门等,可直接用蒸汽对堵塞面进行吹扫溶解,需要保温的。提前解除保温;如果冻结设备较大,管道较长,常采用铺设临时伴热(如使用金属软管)、保温的方法缓慢解冻。如果冻结的设备、管道、仪器、阀门等易于拆卸,可根据情况将其拆卸下来,放置在温度较高的房间内解冻。

为了避免在处理冻堵过程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喷出伤人或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检查冻结设备、管道和阀门是否破裂或损坏,以及阀门开关状态;

二是在处理前隔离相关系统;

三是操作要慢,用低温蒸汽慢慢溶解,防止突然加热损坏冻结的设备、管道和阀门;

四是考虑解冻过程突然疏通后对仪器和工艺条件的影响,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4) 其他事项

  1. 结合往年的防冻经验,处理出现的防冻问题,准备防冻材料,如保温材料、疏水阀、金胶管、临时接头、防冻手套等。
  2. 在入冬前做好预防措施,投入使用并检查各种防冻措施,为处理防冻问题提供足够的时间,避免气温骤降导致防冻措施失效。
  3. 及时调整伴热,既能满足防冻的需要,又能避免因伴热过高、工艺指标过大、仪表指示不准确而造成的浪费。
  4. 伴热的物料管道应具有膨胀方向,以避免因物料加热膨胀而对设备或管道造成压力。如有压力表,应注意监测其压力。
  5. 物料管道在运行和流动,伴热管道和它所伴热的物料管道相互加热。如果管道中的物料停止流动,则应检查并适当增加伴热。
  6. 洗眼器的示踪温度要适宜,应避免示踪温度过高,以免在紧急使用时造成新的伤害。
  7. 如果因维修需要暂时停止热水或蒸汽伴热,应注意避免伴热管道和加热材料管道冻结和堵塞。
  8. 对于带有热跟踪功能的设备,如果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散热,则应解除保温、调低温度或禁用热跟踪功能,以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温度过高。
  9. 电伴热应注意伴热负荷,防止超负荷跳闸或起火;电伴热应先断电,检修时应考虑受热材料的防冻措施。
  10. 发现蒸汽伴热排水异常,如水锤、排水量过小或过大、伴热不热等,必须及时处理。
  11. 采用循环防冻的方法,在满足防冻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循环量,避免循环量过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 与消防阀门井类似,当地下阀门关闭时,应配备打开井盖和阀门的工具,以备紧急情况下及时使用。
  13. 及时消除现场跑冒滴漏现象,避免出现地面结冰、空中挂冰现象。如果出现,及时处理。
  14. 定期进行防冻检查,确保检查质量。同时,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温度条件、不同抗冻难度,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Chinese